您的位置: 首页>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研究项目

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白洋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维持(C2022201042), 2022-2024300万元。

2.降水频度降低和氮添加对温带半干旱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碳循环的影响(项目批准号:32101346),执行年限:2022-2024,资助金额30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降水季节变化对温带半干旱草原碳汇和稳定性的影响(31830012), 2019-2023, 287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三种温带草原类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31430015), 2015-2019, 335万元。

5.河南省科技厅中原学者项目:黄淮海平原以豆科为基础的轮作方式对农作物产量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122101110800), 100万元。

6.科技部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对中国典型草地生态过程的影响及生态环境效应(2013CB956300), 2013-20182600万元。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全球变化情景下温带典型草原的碳储量和固碳潜力(41030104/ D0308)2011-2014250万元。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交流项目:干旱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31110303036), 2011, 5万元。

9.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气候变暖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14200510016), 2011-201350万元。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30925009)2010-2013200万元,结题优秀。

11.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KZCX2-YW-Q1-06), 2009-2011350万元。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改变碳输入对温带草原土壤碳库和循环的影响(30870440)2009-201140万元。

13.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北方温带草原对二氧化碳富集和夜间增温的响应,2008-2010250万元。

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第三课题: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区域响应(2007CB106803),万师强教授担任课题第二主持人,2007-2011,负责经费204万元。

15.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全球变暖对我国北方温带草原碳循环的直接和间接影响,2007-2009200万元,结题优秀。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白天和夜间增温对温带草原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特异性影响(90511006)2006-2009148万元,结题优秀。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水分和氮素的季节动态对C3C4植物时间生态位分化的影响(30470273)2005-200720万元。

Baidu
map